第1966章 财富汇聚,通货膨胀-《大明暴君,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  合计六千五百万两白银会带动至少五倍、甚至十倍的银子流通,这么算下来,整个大明每个人都能分到三两。

      当然这只是一个平均数,主要还是运河两侧的百姓得到的利益比较大。

      但无论怎么说,银子是流通起来了。

      “刘老三,这第一个问题解决了,你再说说第二个问题,看看还能不能吓死我们?”

      “呵呵,无知……”

      刘老三冷笑:“第一个问题解决了又能如何,百姓赚到银子了又能如何,能坚持多久?

      海贸看似繁荣发展,但只是肥了富商,苦了百姓。

      首先是大量白银涌入大明,这就会造成物价上涨,我们看似赚到了银子,但物价上涨以后,购买力远低于之前,实际上只是听起来好听而已,屁用没有。

      当然了,这都不是问题,大不了朝廷严控,商人从海外回来的只能是货物,不允许现银,

      如此只是货物的流通,而货物都是会被消耗掉的,如此解决了通货膨胀,物价上涨。

      但是,诸位想想商人花一万两银子在大明买的货,到了海外卖六万,买六万的货物运回来,卖出二十四万两,除去各种税收成本等等,至少还剩二十万两。

      也就是说富商从百姓身上吸走了二十万两白银,一趟吸走二十万两,十趟就是两百万两,十年之后,我们手中的银子都汇聚到了富商手中,到时候我们怎么办?

      当然了,这是他们通过正常手段赚走的,我们没有办法,可这总归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吧,历史上的教训还少吗?”

      现场百姓们脸色巨变,然后面面相觑着,眼中满是疑惑之色。

      手中银子没有了,这点他们能理解,可会引发什么后果,普通百姓哪里会知道。

      知道百姓们在想什么,刘老三自然不会放过这种反驳的机会,直接开口了。

      “第一,市面银流通减少,物价暴跌,如果交纳赋税还是以银子为主,那么百姓就需要额外兑换银子,在这个过程中百姓会损失大量的银子。

      第二,普通百姓的购买力下降,手工业和小商业萧条,经济循环停滞。

      第三就是‘以末致富,以本守之’,通俗的说就是土地的兼并,这一条可以忽略,因为朝廷绝对不允许出现土地的兼并。
    第(2/3)页